首页

馨雨女s

时间:2025-05-29 05:42:57 作者:祁连山下的高台荒漠与湿地共织西北生态美 浏览量:60670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童年是一个人文明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加强少年儿童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少年儿童为抓手,促使他们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者、实践者逐步成长为传播者、推动者,可以有效带动家长与同辈、联动学校和社区等。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不妨以亲近自然的方式开展。创造轻松的氛围,构建贴近真实生活的学习场景,才能让孩子在自然教育中更好体认和尊重生命万物。比如,有的学校探索体验式环境教育,通过开设博物系列课、四季美学等课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素养。在孩子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厚植绿色理念,推动他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将让孩子终身受益。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城管局、教育局等联合发起深圳市垃圾分类“蒲公英校园计划”,打造垃圾分类学校教育体系,建设蒲公英校园1600多所,促进垃圾分类在校园生根发芽,并通过“结对子”方式将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推广至四川省多个地市。目前,这一试点探索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可,并在全国推广经验。实践证明,多方携手、汇聚众力,能让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进一步走向深入,更有持续性。

  推进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要更加重视乡村地区,更好发挥乡村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殊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要看到,乡村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面向乡村少年儿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动“小手拉大手”,既有助于维护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也能促使农村地区更加重视绿色生产,从而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凝聚智慧、创新举措、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广大少年儿童的生态文明素养,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定能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

  王晓莉(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最高法:去年对涉违反“三个规定”的法院干警追责问责2500余人次

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屈汀楠表示,中国国潮并不是简单的中华元素堆砌,也不是简单的复古中国风,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故事,并运用现有的语言表达,让用户感受中国国潮带来的独特产品和文化体验。(完)

中新健康丨河北省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

本次赛事不仅展示了辽宁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更是对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推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举办这样赛事活动,必将进一步助力高素质专业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辽宁体育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为了确保本次比赛的顺利进行,赛会组委会高度重视,精心筹备,沈阳师范大学各部门、体育科学学院高效联动、相互配合,从环境布置、赛场设置、技术保障、志愿服务等方面,全力为本次承赛工作保驾护航。(完)

学习·知行丨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举旗定向关乎国家长远

易货是一种以货物互换的贸易方式,人们不需要使用现金就可以实现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在中国,易货历史悠久,《史记》曾记载:“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我眼中的习近平 | 一位有担当有魄力的领导人

此外,辽宁省银发经济发展日趋深化,老年人生活环境愈加友好。辽宁省深化“养老+行业”新业态服务发展,促进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等行业融合发展,形成了事业促产业、产业带事业、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完)

印尼一季度GDP增长5.11%

渐冻症、帕金森病(青年型、早发型)、戈谢病、肾上腺皮质癌、弥漫性胶质瘤……近年来,有关罕见病的关注和报道越来越多。据《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定义:罕见病指的是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万、患病率小于1/万、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